来源: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次数:1385 发布时间:2022/6/29 18:00:28
农春榴,女,53岁,早醒、口苦一月余于2020年5月5日就诊。患者睡醒后发觉口苦,无梦,无打鼾,白天口淡,胃纳如常,大便如常,22:00上床睡眠,有时二三点醒,醒后难再睡,情绪平稳,无汗出异常,无寒热异常表现。查体:形体适中,面色如常,舌偏红,苔少,有齿印,脉弱。
辨证为脾阳虚,予温振脾阳:
党参[KL]10g茯苓[KL]15g炙甘草[KL]2g陈皮[K]10g干姜[K]10g盐益智仁[KL]10g山药[KL]15g白术[K]10g
15付开水冲服每日1付每日2次
注:中药颗粒剂KL剂量相当于平常用药2倍剂量。
患者服药后感觉睡眠明显好转,精神好转,口苦情况显著减轻。但觉干姜辣口,不能忍受。复诊找另一医师予健脾祛湿之剂治疗症又复如第一诊时。二诊患者舌质淡红,稍有齿印,脉弱,仍辨证为脾阳虚,予温脾益气:
党参[KL]10g茯苓[KL]15g炙甘草[KL]2g陈皮[K]10g山药[KL]15g干姜[K]5g盐益智仁[KL]15g绞股蓝[K]12g百合[K]20g炒酸枣仁[KL]5g15付开水冲服每日1付每日2次。
随访诉睡眠好转,口苦明显好转。
按:早醒口苦,舌红脉弱,多责之于肝郁化火,胆气上逆,似应用丹栀逍遥丸或小柴胡汤之类,但患者口淡脉弱故以脾阳虚治疗,其口苦大减,提示治疗有效。患者复诊他医用健脾化湿剂,缘于患者口淡有齿印,但早醒口苦症状复原如初诊时。后复予温脾益气治疗仍有效。患者用温健脾气之药15天,后改用健脾祛湿之剂马上恢复至原一诊前,表明治疗效果还未稳定,仍应原方案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