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战争年代,共产党员“冲锋在前”、“轻伤不下火线”;和平时期,共产党员“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”、“奉献在前,索取在后”、“群众利益在前,个人利益在后”;新时期,共产党员无私奉献、脚踏实地、勤奋工作、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。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共产党员,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,没有响亮的豪言壮语,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奉献”和“责任”,他们就是高干病房从事护理工作的党员团队。
每天清晨,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早早来到医院,穿梭于高干病房的每个科室,她就是我们高干病房的党支部书记王慧敏科护士长。她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每天早上6点多到病房巡视,了解病人病情动态。她勇于创新,积极进取,全身心的投入护理事业的发展和维护的工作中。她倾心指导支部及科室工作,尤其是团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;她身兼数职,却永远充满热情,无论是病区疑难病例探讨、业务学习、还是护理教学或各项业余活动,处处都有她的身影,她那不知倦怠、匆忙而矫健的脚步和忙碌的身影,折射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!
人们常说“哪里有困难,哪里就有党员”。的确如此,2008年5月,为确保汶川地震灾区伤员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,医院腾出2个病区共100多张病床救治从汶川地震灾区转移过来的100多名伤员,同时从各科室调派了一批护士支援。党员同志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纷纷捐款,有的还以志愿者的方式,利用休息时间护理和照顾伤员,大家用一颗颗爱心来抚平灾区同胞受创的身心。同时,抽调到外科病区的6名党员护士,虽没有直接进入一线病房,但她们用实际行动间接的支持了伤病员的救治工作,表彰时她们榜上无名,然而她们没有任何怨言,反而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原病房的各项工作中。她们以自身的言行诠释了“不计名利,不记得失”的共产党员本色。
为响应卫生部开展的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”活动和党中央提出的创先争优活动的号召,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将做好“示范工程”的护理服务工作,积极探索护理改革的新模式,在大科病区呈现出学习先进、争当优秀的新气象。老年神经内科唐志敏护士长以实际行动为其他护士树立了榜样。作为医院第一批示范病房,新的改革给护士们带来了不少的冲击,唐护长身体力行,亲力亲为的投入到改革实践中去,她与科室全体护士展开讨论,鼓励和动员护士们转变观念。积极与病人交流,及时为病人解决实际困难。她带头深入病房,每天为病人翻身拍背、洗头、擦浴,甚至一遍一遍地协助病人排尿排便,常常总是汗流浃背,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。她这种不怕苦、不怕脏、不怕累的精神,深深感染了身边的同事,在她身上,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“吃苦在前,享乐在后”的高尚品质。
在高干病房的每个科室,都有年轻的党员护士,她们大多是80后,开展无陪护理念,创办无陪护病房,由护士为病人做生活护理,对她们自身心理也是个挑战。一天晚上,一位气切偏瘫的老人将大小便解在床上,浑身污垢不堪,年轻护士潘丽芳有条不紊的拿来脸盘、毛巾,一遍一遍的为老人擦洗,再换上干净的衣裤、被单,她细心的做着这一切,丝毫没有一点埋怨和勉强,灯光映照下,她额头上的汗珠晶莹透亮,忽然,不能开口说话的老人吃力的举起手在空中比划着什么,家属急忙将笔和纸递到他手中,老人家颤颤巍巍的在纸上歪歪扭扭的写上“谢谢”两个字,小潘护士的心震撼了,我们的心也震撼了,这两个字就是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最大赞许,也是至高的褒奖。
在我身边还有很多的感人故事,我无时不刻地强烈感受到,身边的共产党员平凡身影背后折射出的不平凡精神。他们,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,默默奉献。他们,就像草原上的一棵棵小草,用青春为祖国的春天奉献一点绿;就像宽阔道路上的一颗颗铺路石,用生命为人类的健康铺设一条没有坎坷的坦途。 |